历经一年的恢复建设,越西县中所镇零关村周家磨坊重焕生机。绿树掩映,流水潺潺,历经沧桑的老石磨又旋转起来,零关村又热闹起来。
零关村距离县城6公里,全村1434户,4074人,有8个村民小组。文昌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期、越西苹果主题公园坐落于村内,自然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,交通便利,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。
“我们零关村处在观音河流域景区三期工程上面,地理位置相当好,风景也好。这个水磨坊修起呢,也给我们零关村增加了一个旅游打卡地,多了一个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的地方,希望大家闲暇时到我们零关村参观、旅游。”零关村党支部书记石绍清介绍。
位于零关村四组的周家磨坊已重建恢复,沿河新修的3米宽水泥路一直通往磨坊。整个磨坊按中式古建筑风格修建,分布有连廊、水景、古道等。磨坊门前的那几颗白杨树依然保留,挺拔修长的白杨树迎风摇曳,好似述说着那段难忘的岁月。
据零关村的老人们讲,解放前村里有个叫周银武的人修建了磨坊,利用水动力来推磨。那个年代,大家把这个磨坊叫周家碾子。当时,到周家碾子来磨面、打米的人很多,磨坊生意相当红火,有时遇到人多,还要等上一两天才轮到自己。
“周家这个磨子是从旧社会的时候就修建在这个地方了,最后又才修这个水能机,把这个磨盘又挪过来,并着这个水能机。大概七几年的时候,大花、深沟、邓家坝、蚂蟥沟,这一片的人推磨、打米都在这个地方,相当红火那时候。”零关村四组村民郭继康回忆说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周家磨坊在历经几次变迁后,也渐渐结束了它的使命,1996年左右废弃在原址。两个老石磨被有心的村民保存了下来,原址有两个磨盘拱洞在那里,历经风雨,坚韧不拔。
“古老的石磨已成为历史,但它的故事与文化将会一直传承下去,激励着零关村今后的发展越来越好!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!”零关村四组组长郭德伟说。
2022年,零关村向县乡村振兴局申请老磨坊恢复项目,围绕老磨坊打造零关村乡村传统文化文旅项目,项目完工后由村集体牵头打造零关村乡村旅游产业,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展乡村旅游。
“我们零关村决定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口,大力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,通过村集体先打造,以点带面带动村民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走富民强村道路,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!”零关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宇介绍。
优美的田园风光,丰富的旅游资源,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零关村旅游,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。民宿、农家乐、各种特色小吃等乡村旅游产品应运而生,成为当地群众创新创业的新业态,村民收入日渐增加。
“我是从德昌过来这边避暑的,住在这个西路客栈很舒服,在这个零关村看到很优美的景色,气候呢很舒服很凉爽,这次旅游我觉得很高兴很高兴。”德昌县游客郭亚群说。
零关村四组村民郭继波利用自家房屋宽敞的有利条件,去年投资80余万元,建设集客房、烧烤、棋牌等为一体的西路客栈民宿。去年11月份营业以来,每月收入3万多元。最近他开通了美团预定,生意更加红火。
“现在,我的民宿也搞起来了,游客到这里来入住,可以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乡村生活,了解我们当地的风俗民情,我们可以和他们互动交流,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零关村的文化,带动更多人来零关村旅游。”零关村四组村民郭继波介绍。
在零关村,游客除了欣赏美景之外,品尝乡村旅游特色小吃更是一大亮点。在景区附近规划的摊位区,各种特色小吃类型多样,种类繁多。叶红文、陈长华、耿道美等村民在这里摆起了烧烤、炸洋芋、凉粉、凉面摊子,这些小吃用当地食材制作,配上特色辣椒蘸料、调料,美味可口,垂涎欲滴。
“我们零关村在这里摆摊子的有好几十户,每户每个月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。我除了做炸洋芋等特色小吃,还经营儿童游乐设施,每月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。现在发展乡村旅游,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,很高兴。”零关村四组村民叶红文介绍。
据了解,零关村目前有民宿3家,农家乐5家,大型超市5家,特色小吃23家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村民们不仅实现了经济收益,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。
零关村,一座与石磨相连的村庄,这里的山水恬静而美丽,这里的人民热情而友好,这里随时欢迎您的到来。